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让梦想重新起航 中国侨联援建的新北川中学竣工

让梦想重新起航 中国侨联援建的新北川中学竣工

2013年12月17日 09:43:26 访问量:4144
新北川中学教学楼,侧墙五色彩带体现了羌族服饰特点。(南若然/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所有人记住了四川绵阳的北川中学。当时,两座校舍垮塌,超过一半师生遇难。

  2010年8月17日,中国侨联援建的新北川中学整体竣工。9月1日,全校师生将告别板房教室,正式搬入新居。参加援建的各方人员,也将从这片奋斗了460多天、牵扯过他们太多思绪的地方撤出。

  8月下旬,记者走进新北川中学,近距离观察了这座“爱心校园”以及那些即将离开或进入的人们。

  平实的校园


  明朗、安静、平实,是北川中学总设计师王小工对新校园基调的总结。王小工说:“北川中学受到的关注太多了,但这里应该是个能让孩子们静下心读书的地方。”

  于是,225亩土地上,有高树低枝,有小桥流水,有融于景观的纪念墙,也有向背后云盘山推展的大片绿地……

  13栋单体建筑错落有致地矗立着,中国水墨画的黑白灰,是它们的主色调。楼舍外墙上,红黄蓝绿黑5色碎砖拼接而成的彩条或随性贴补其上,或从楼 顶垂下,既不破坏建筑整体的色调,又能摆脱黑白灰的单调,产生色彩跳跃。王小工说,碎砖的5色是当地羌族喜爱的色彩,代表“五彩的梦想”。

  不过,形式的理念绝非努力的最终目标。让援建各方真正花费心力的,是如何保障校舍安全和功能完备。

  中国侨联曾向北川师生发放问卷,征询新校设计意见。结果,100多份问卷全数收回:有的画了一扇宽宽的大门,方便再次发生灾害时逃生;有的“要 心理辅导教室”;还有的写道“不能有地下室!”,因为地震发生时,有的同学被压在地下室里没能跑出来……每一份问卷都是孩子们对过往记忆的总结,也是他们 对未来生活的盼望。

  回忆至此,中国侨联援建北川中学指挥部总指挥刘奇特别提起一个女孩。“她流着泪说,我希望学校不要倒。”这个女孩在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腿。

  援建方在安全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据刘奇介绍,工程预算大约2亿元人民币,大部分花费在校舍基础和结构上。建筑桩基深达8米,建材用料讲究、严 格,新北川中学抗震等级达到八级。而孩子们对校舍功能提出的大门要宽、不能有地下室、需要心理辅导室等各项要求,也基本得到了满足。

  中国侨联主席林军介绍,中国侨联正式向海内外华侨华人募款,援建北川中学,已经是在海内外为汶川大地震发起多次捐款之后。一些企业受到金融风暴 冲击,也面临许多困难。然而,出于对北川学子的同情关切,大家再次慷慨解囊。经过大约1年,中国侨联就募得海内外善款约2亿元人民币,其中最大笔1500 多万元,最小笔1元。

  每一分善款都是一份善良的心意。本着对所有捐助者负责任的态度,工程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以及造价控制方,全程把握预算。

  王小工说:“北川中学的硬件绝不逊于国内任何一所中学。但是以我专业的经验来说,这绝不是一个豪华奢侈的学校。我们没有滥用捐赠者一分钱,因为爱心不能用奢侈表达。”

  爱心有好报

  一个坐着轮椅的少年对未来校舍的期待是:“我希望多建几个篮球场……我是不能再打球了,但是我能当裁判……现在球场上打球的那些人,地震前都不是我的对手……”

  这段乐观的诉说听来悲壮而震撼。参加援建的人们感动于这种坚持和乐观,更感动于海内外同胞对北川学子的真挚情意。他们在一片新垦的土地上坚持下来,历经种种困难,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2年半的工作量。抚今追昔,几乎每个人都是那句话:“难以想象!”

  援建指挥部副总指挥王厚增工程师出身,负责项目的技术部分。长期在工地风吹雨淋,王厚增的肤色变得黝黑。回想起当初的艰苦,看上去不擅言辞的王 厚增有很多话:“学校这里最早是一片沼泽地和油菜田,水、电、路、通讯,什么都不通,就连建筑材料都没法运进来……曾经有那么多困难,我都不能想象,真的 能在8月17日竣工。”

  北川中学是新北川县城第一个开工,也是第一个交付使用的项目。“庆幸的是,这么大的工程没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我想这是因为爱心会得到好报吧。”王厚增欣慰地笑了。

  指挥部里还有个不能不提的年轻人。2008年拿到大学毕业证第三天,他就来到北川。“本来信心万丈,但是到这儿第一天就想回北京了,还喝醉了。”

  杨紫是土生土长的北京80后,从小没单独“出过京”,即便偶尔两三天,也有父母陪伴左右。“当时一下子觉得离家人的距离远了,特别想家。”

  然而,在北川的经历不仅让杨紫坚定地留下来,甚至改变了他对社会的看法。

  参观地震遗址,和当地人聊天,看当地人自己拍摄的灾区录像,地震带来的苦痛立体地呈现在杨紫面前。“于是我想更多地帮助他们。”

  杨紫留了下来,负责校园的消防工程和园林绿化。接洽这两部分的捐助企业让杨紫感到,世上还是好人多。

  “他们(企业)没和指挥部谈什么捐助协议,主要谈的就是北川中学。他们从不提什么要求,有了问题尽量自己解决。”杨紫由此认定,这些捐助企业是真心为北川中学做事情。

  “没离开学校前,总是听说社会上的人都很功利,没情谊。来到北川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好人多。这些好人不断给我补充留下来的信心和动力……有北川这段经历,我太自豪了!”

  自由的留白

  和援建者相比,校园的新主人们又是另一种心情。

  8月16日小雨蒙蒙,一批为工程竣工典礼彩排的学生来到新校园。

  郄远玉口音重,因为戴着牙套,说起话来有时合不拢嘴。但这不妨碍他自我炫耀一番:“郄这个姓,绵阳独此一家!”

  郄远玉一直笑眯眯的:“新学校里,我最喜欢寝室,比板房睡得舒服。”在板房校舍,孩子们不得不12或14个人挤在一间宿舍里,而新校园的寝室每间住8人,并且有独立的盥洗盆。

  校园里最让任鑫颖心仪的是那一湾浅浅的云盘河。现在这条不起眼的小水沟到了雨季能涨满水。“累的时候可以到河边坐一下。”说到这里,她笑了。

  就要升高二的任鑫颖有自己的梦想,说出来时似乎还鼓了一下勇气:“嗯……我想考中国传媒大学,以后做文艺编导。我希望干一行自己喜欢的工作。”

  就在同一天,一批新招聘的老师也来报到。他们绝大部分是四川本省人。

  古丽是德阳人,曾经在广东工作。“北川中学是一所新建的学校,需要老师,重视新老师的培养和发展,这是我选择这里的客观原因。主观方面,我早就想回家乡。”古丽将在这里成为政治老师。

  宋琼会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她直言学校的名气吸引她,而她对完成校方制定的一系列上岗要求充满信心。

  看得出,新环境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希望。然而,新环境并不对实现希望做出承诺。并且,外界的持续关注多少也变成了压力。

  “现在北川中学有这么好的条件,老师和学生该怎么做,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学质量提升慢,家长不答应,社会不答应。大家对北川中学的关注度高,这里和别的重建学校不一样。”校长刘亚春说。

  刘亚春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很重要。全校200多名老师,一半是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而他们正是校方制定一系列指标努力培养的对象。

  对于学生,校方决定给予更多自由。“思想的教育是最难的地方。都是小孩子,对于不重要的错误,惩罚也没用。”刘亚春说。

  刘亚春说:“我们打算采取班级和个人认养的方式,让校园里的果木、桌椅乃至灯杆都各有其主。让学生们通过认养这些物品,增强责任心。”

  刘亚春还承认,地震后学生的精神面貌两极分化。尽管大多数孩子比以前懂事了,也有极少数变得很自私。

  援建者们时常与北川师生沟通,理解他们的心境。于是他们特意留下一些“空白”:一些建筑剩下的石料,师生们可以作为装点,随意放置;每个班级都 在教室外墙上拥有一大块班级文化展示墙;校舍里设计了大量的开敞空间,置身其间憋闷的心情容易得到疏导;每2间宿舍共用一个阳台,不设独立浴室,这样学生 们便不得不共享某些空间,甚至借由摩擦学习沟通;而有关地震纪念的内容,决不直接在校园内出现……

  王小工说:“有活力的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那些空白就是留给北川师生表达的地方,是他们建设校园文化的机会。我们期待一两年后,北川中学的文化能够显露出来!”(王昭)

编辑:孙培旭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川公网安备 ICP证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北川中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蜀ICP备15009152号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常乐街1号
办公室座机:0816-6198882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