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案例 > 感恩奋进 ——抗震救灾三周年祭

感恩奋进 ——抗震救灾三周年祭

2011年05月20日 17:11:43 来源:北川中学 访问量:2014

         感恩奋进 ——抗震救灾三周年祭

                                       北川中学 王小英

         远山如黛,白云悠悠。街道形如棋格,宽阔亮丽;建筑栉比鳞次,鲜亮严整……

  新北川美景如此,我工作在这片曾经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多情的土地已经一年了。前两天,又惊悉唇齿相依的邻邦——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心里感慨万千。而当再一次重温温总理老人家慰问我们灾区时语重心长的叮咛,顿知感恩的意义深远而长久,深感肩头责任的重大而沉甸。

  面对灾难,党中央、国务院、人民军队和全国人民不遗余力支持,我们无限感恩,并且把知恩之心、感恩之情转化为自强自立、奋发进取的强烈愿望,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转化为埋头苦干、重建家园的实际行动,不等不靠,勇闯难关,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北川。感念和感恩,责任和精神,就这样将我们的思路拓展得如此的宽广和深远。这种知恩感恩、铭恩报恩的朴素情怀,永远是我们奋发进取、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之源。

  我们不会忘记,地震发生后,一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被困在水泥预制板之下动弹不得。当搜救队员们前去救援时,她懂事地说:“谢谢啊,打扰你们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句话不仅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也感动了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

  是的,没有谁能够在这句话面前继续保持平静。“打扰你们了”,在平日,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句客套话,然而,在那样一个非常时刻,从一个正在经受生死考验的小女孩口中说出来,包含了怎样的人性的力量?感恩的心态、感恩的行为、感恩的守望。在这里,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崇高的品德,是一种伟大的境界。

  悲痛终会为时间所抚平,而“打扰你们了”所带来的感动与感悟,灾难中闪耀的人性光芒会沉淀下来,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对灾难最深沉的纪念。没有什么,比突如其来的灾难更让人感叹于生命的脆弱;没有什么,比灾难中迸发出的人性光芒更令人深刻领悟到生命本身的伟大与坚强;也没有什么,能够像这种光芒一样如此迅速地照亮我们的精神世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北川地震注定会因为一些打动人心的细节,以一种阳光的方式,而被历史铭记。

  在这个大变化的时代,我们如何让懂得感恩不再成为社会中日渐稀缺的品质?如何学会对生命保持应有的敬畏,更好地安放自己以及他人的尊严?如何让爱成为真正的信仰,甚至,如何重新定义个人与世界、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体察到个人命运与他人命运不可分割?这小女孩无意间成就了灾难中的一个经典细节。简单的一句话,却能够直抵人心,我们为之感动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我净化与升华的过程,一个“感恩之心”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

  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人与信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那种在平时、在特殊环境下显现出的忠诚、帮助、信任和大爱,永铭于心。

  当大地震颤,家园毁灭,灾难突如其来,给我们的亲人带来磨难的同时,也赐予了我们一样的坚强,同时也就有了另一种悲壮的阅历——我们没有因为天灾而失去对春天的希望!

  我们在深深地感谢伟大的党、亲爱的祖国、兄弟般的人民,是因为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在就没有了悲观,没有了埋怨,没有了怨天尤人的同时,我们拥有了一颗从容淡定的心,进而升华为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的感恩之情。

  北川不倒,四川常青。这,就是感恩之心化作强大力量的坚强誓言。如今,北川人民重建美好家园,我们无比振奋地看到,感恩,在这里成就了重建过程中的一种超越、一种远见、一种榜样!

  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就是我们在感恩的行动中,作出的又一个响亮回答。北川灾后重建,不是简单复制灾前生产生活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安排经济布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因为,重建的每一笔资金都凝聚着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怀,凝聚着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

  风光无限好,感念多情人。让我们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身披金色阳光,脚踏一方热土,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匆匆赶路,为还处于灾难中的每一个人默默祷告祈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份责任,一份义务……(北川中学 王小英)

编辑:唐高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川公网安备 ICP证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北川中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蜀ICP备15009152号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常乐街1号
办公室座机:0816-6198882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