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案例 >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1年05月20日 20:25:50 来源:北川中学 访问量:2144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北川中学 语文教师 宋琼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应该把重心放在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语文实际能力的培养、语文文化的积淀以及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之上。

  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在各方的大力关注下,针对之前的中学语文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以期其能有质的改观,希望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但经过笔者的一些调查发现,令人很遗憾的是,尽管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几轮,可是收效甚微,问题依然不少。下面笔者就此试着以学生为中心来大略地谈一下,以期引起警醒,或于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学语文教育涉及的方面很多,很广,而笔者的才能、学识、修养等很有限,因此难免在此问题上有诸多偏颇、失误、甚至错误的地方;又由于其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等,因而对此的思考、研究必将是长期的,甚至是没有终点的,因此这里所谈的不过是笔者的一个研究阶段的结果而已。基于此,笔者的所思所谈不过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足之处还恳请有关同行、专家等鉴谅,并不吝指教!

  一、学生的语文基本层面问题仍然颇多(这里主要以高中入学新生的情况为例)

  教改是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的,最终是要以学生的情况来衡量它的成与败,得与失,因此对学生相关情况的研究就是最根本的。

  笔者经过初步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语文基本层面问题仍然颇多,具体表现如下。

  (一)语文基础差

  这反映在相应层级的语文基本要求较多的学生尚未达到。以高中入学语文水平的要求来说。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1、以下简称《课标》;2、以下所引,除了特别情况,其他均来自于此)的要求,其中:学生的基本识字量应是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应会写,但学生能识2500个、能写2000个也就不错了;就写字来说,要求学生所写的字应是规范、通行的字,且书写要行款整齐等,但这一方面简直就是惨不忍睹:较多的学生书写无章法,字迹潦草,让人认读很是困难;就朗读来讲,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但学生能达到的并不多,较多的学生在朗读时仍然掺进或多或少的方言音,至于“流利”、“有感情”的要求似乎对较多的学生而言比较高——较难完成。如此等等,表现出学生在语文基础方面问题多多,简直不胜枚举。

  (二)语文能力弱

   总体而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存在较多问题,而且问题都比较很严重。就听的能力而言,学生抓不住要点、重点、结构点、层级点、中心点。就说的能力而言,学生的说话能力很成问题:语无伦次,语病较多,中心散漫,要点不突出,词不达意,口头语和语气助词过多,等等,至于“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等要求,能做到的学生实在不多。就阅读能力而言,学生多数抓不住要点、中心,理不清文章的结构、顺序,搞不懂关键句、重点段的意思,缺乏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等等,更不要提能“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等等。就写作能力而言,学生的问题更加突出。比如不讲章法,病句不少,错字较多,文句不通,意思不明,偏题跑题,文味寡淡,趣味不高,立意不深,等等,更不要提什么“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等等要求。

   (三)语文积累少

   表现在:1、涉猎面窄。学生的知识面很狭窄,多局限于所学的语文课本,对课文之外的少有涉及。笔者调查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总体偏低,城市学生大多在50万到100万字的量,农村学生则能保持在30万字的量就不错了,那些在“老”“少”“穷”“偏”“远”地区的学生的阅读量就更低了。这当然没有达到《课标》所要求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的规定。至于《课标》还要求学生阅读“名著”就很难完成了。2、记住不多。能背诵的文章少,即使是课本上要求背诵的,学生多记得不牢,多数只能回忆起一些零碎的片段。这直接导致学生的语文思维灵活性差,单向思维多,思维局限性很大,也就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语文教学。

   (四)语文习惯劣

   比如,较多的学生尚没有养成:默读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做笔记的习惯,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正确书写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等等。因此较多的学生的学习仍然是被动性的学习,无主动性、积极性可言,学习的主体意识尚未形成。

   (五)语文兴趣乏

   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总体上是比较缺乏的。他们对语文的兴趣要么没有,要么较少,要么短暂,要么狭窄。更有甚者不但对语文学习无一点兴趣而且还讨厌、憎恶、蔑视它。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大多无精打采,消极对待,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来对待语文学习。学生中对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感兴趣的不多,绝大多数以冷漠的态度对待那些经典性的文章。而喜欢写作的更是少之又少,实际的情况是:大多数学生比较讨厌写作。

   二、其解决学生相关问题的基本策略

   (一)重视基本功力训练

   长期以来,我们对基础性的训练工作处于极大地忽视状态。比如:不重视学生对正确笔划笔顺的训练掌握,以为只要能写得像、写出来是那个字形就行了;不重视学生的书写训练,以为当今的现代科技已呈现人工智能化状态,书写怎样已无足轻重;不重视学生的口头发音训练,以为这与考试无关紧要,不必花较多时间和精力等于其上。因此,笔者认为学生的这些基础问题的产生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不够重视。我们应该从态度上予以高度重视。须知,我们的语文的优秀一面恰恰是以其外在的“形”来呈现的:我们的书法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而一个人的语文修养也可以通过他的书写来呈现;标准的普通话口音可以极好地促进我们之间的交流、沟通,甚至有助于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传递;丰富的词汇使我们的情感、思想、观点等的抒发和表达更加的精准。如果我们能知晓其巨大的价值,在态度上予以高度的重视,并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学生应当能够在这一方面有质的改观。

   (二)加强实际能力培养

   对于语文能力培养,似乎我们都很重视,但收效甚微。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能力培养更多的是纸上谈兵式地培养: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因而其实用性不强。笔者认为,正是由于我们的语文能力培养工作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不大,使得他们认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无关紧要,因而不愿投入较多的热情、精力、时间等于语文学习上,从而导致其能力过弱。语文来源于生活,又将服务于生活。语文的形式和内容只有把它们放之于其生存的生活中才可以得到很好的理解、表达、感受、体验等。因此,笔者认为,将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存的条件下获得相关能力的培养甚至提高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三)促使文化积淀加深

   通过教师等强有力地监督、很有效地指导以及提供其他诸多相关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促使学生广泛地涉猎古今中外、不同民族、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等的文化,加深加厚甚至加宽学生的文化面。这无疑会大大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质和量的提高,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具有实质的意义,充实的内容,较高的文化品位。笔者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校等应该加大财力投入,建立专门的学生语文学习所需的阅览室,经常性地提供相关的、健康的、学生喜爱的、各级各类的、纸质的、音频的、视频的阅读资料,以此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积淀。

   (四)严格良好学习习惯

   现今的中学生,由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且其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因而其依赖思想严重,一般都怕吃苦,较懒惰,反映在语文学习上,表现出学习习惯较差,良好学习习惯较少。我们知道,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很不容易,极为艰难,尤其对我们尚未成年的、生活基本无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而语文学习往往存在投入多、见效慢的特别情况,要养成语文方面的良好习惯更是难上加难。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对学生以根本影响的教师在这其中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除了为学生制定相应的、系统的学习任务,给予必要的指导,等等,同时还必须予以持之以恒的、强有力的监督,甚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奖惩措施,务必使学生能按质按量的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笔者认为,虽然我们当今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但在某些方面我们教师还是应该表现出其权威性来,尤其是在学生学习习惯的良好养成之事上我们教师应该有所为,也敢为,不能以学生是否愿意来行事。常言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应当好好“锤炼”我们的学生。虽然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不易,但一旦养成,将会给学生的语文学习以极其深刻地影响,使得他们的人生面貌发生质的改观。所以我们应当严格管理我们的学生,使他们务必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五)落实个性兴趣教学

   我们《课标》的主体精神是张扬学生个性,因此它特别强调兴趣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可以说,兴趣与个性从来不可分,两者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互为包含。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更多地是“共性”化教学。这样的教学是无差别化的教学,类似现代工厂的模式化生产。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只要能把教材上的、老师教案上的、黑板上的、口头上的记下来,并背得,也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很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个性被大大地淹没了,至于与之相连的兴趣也就被取消了。我们说,教学既要严肃,也要活泼。我们一方面要严肃对待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特别是要严格甚至严厉对待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形成,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活泼看待学生的语文学习:把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看成是有个性的生命体,因此他们可以有纯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等等。作为教师来说,尊重、尊敬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是美的还是丑的,无论他是优秀的还是差劣的,也不管他是出生于城市的还是乡村的,等等,他都一视同仁,无差别地看待,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在此情况之下,我们为学生量身制作他们所喜爱的东西:向他们推荐他们喜爱的读物,课堂教学中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好恶观,可以写他们想写、善写的某种体裁的文章,等等。以上为笔者现阶段研究的一些不怎么成熟的看法。

   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教改在较大程度上关涉我们这个国家的文化安全,因此我们大家有责任和义务把我们的语文教改工作搞好。作为国家的一份子,又在从事语文教学的相关工作,笔者自当有所为,故而写下此文,以表自己的一份心意。(

编辑:唐高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川公网安备 ICP证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北川中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蜀ICP备15009152号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常乐街1号
办公室座机:0816-6198882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